近日,永輝旗下新推出的永輝mini業態已經在北京開出首店。與永輝生活不同,mini店更像是永輝超市的縮小版。
值得注意的是,永輝此前已有永輝生活業態在過去兩年加速擴張搶占市場,如今再用永輝mini嘗試新思路。面對萬億生鮮市場的激烈競爭,“雙小業態”能否撬動這一市場?
悄然布局北京
在北京方莊社區內,記者看到永輝mini開在小區門口底商中,其中,蔬菜水果、肉蛋水產等生鮮產品占據一半以上的空間,另外還有米面糧油、調料速食等圍繞餐廚場景的商品及少量日用百貨。
永輝方面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方莊店是永輝mini在北京開的第一家店,目前在順義和魯谷地區還有兩家永輝mini正在籌備即將開業。按照規劃,接下來每家永輝超市大賣場周圍都會布局至少一家永輝mini。目前,北京市已經共有42家永輝超市大賣場。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永輝mini之外,永輝旗下已經有生鮮小業態店永輝生活。不過二者在面積、客群、商品結構等方面存在定位差異。
“兩條腿”做生鮮
在永輝mini之前,永輝生活已經跑了三年多的時間。彼時永輝生活作為永輝首次嘗試的生鮮小業態,被寄予厚望,曾計劃以平均一天新開3家店的速度在2018年新增1000家店。不過,后來永輝生活因為持續虧損等種種原因擴張節奏降了下來。到去年12月,永輝發布公告,公司創始人張軒松和張軒寧在公司發展方向、發展戰略、組織架構、治理機制等方面存在較大分歧,對永輝云創的定位、發展方向和路徑也有不同意見,雙方正式解除一致行動關系。
張軒松和張軒寧兄弟二人的分歧顯然也包括永輝云創旗下的永輝生活。“分家”不久,永輝mini便出世,這是永輝生活之外的另一個嘗試,或者可以說是張軒松主導的永輝云超關于社區生鮮的第二種想象。此后,永輝mini由云超團隊操刀,主導人是是張軒松,而永輝生活所在的云創板塊由張軒寧負責。 目前,永輝生活在全國共有門店近500家,在北京有門店40家。永輝mini春節前在全國已開出70家門店,在北京有1家。
不過,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永輝mini與永輝生活的定位雖然存在差異,但也多有交叉。追求高性價比是永輝所有業態的核心,永輝生活與永輝mini也都會共享供應鏈,尤其是在生鮮品類方面會由大賣場統一統籌,在選品上可以互補,商品上可以互通。除此之外,永輝生活布局的場景包括社區和商圈,永輝mini只做社區。永輝生活的客群主要針對白領、年輕家庭,永輝mini的客群則在白領、年輕家庭以外覆蓋面更廣。
不同的思路產生了對同一場景的兩種嘗試,有分析認為,二者在未來推進發展過程中,或難以避免競爭。零售業管理專家胡春才表示,永輝生活推出較早,但是一直都在虧損,永輝mini也是永輝對社區生鮮不同模式的摸索,也許最后投入產出比會更好。對于消費者來說,如果在永輝生活附近有一家永輝mini或其他大一些的生鮮超市,生鮮部分有更多空間展示,品項數更全,更低價,顧客肯定也會優先選擇,那永輝生活的業績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謀突圍社區市場
社區作為最貼近消費者的場景,近年來吸引了各路玩家入局。既有互聯網巨頭主導的蘇寧小店、每日優鮮等,又有傳統零售商孵化的惠選超市、盒小馬等,還有受資本青睞的誼品生鮮、生鮮傳奇等。盡管永輝超市本身在全國已有近700家大店,也要業內公認的生鮮供應鏈基礎,不過仍面臨著在競爭中謀擴張的市場壓力。
社區零售專家王利陽認為,社區生鮮連鎖店在經歷了前期試錯探索后,一些先行者的服務運營能力、品牌輸出能力逐漸標準化,接下來他們肯定會加快擴展市場,搶占更多優質點位,頭部市場的火拼將在所難免,社區商業的選址成本勢必也會越來越高。對于社區生鮮店來說,一方面要加速擴張門店數,形成密集“店網”,進一步提升配送效率,分攤高昂的物流、倉配成本投入。
另一方面,由于社區人員流動性有限,主要針對的是一公里內的相對固定的客群,因此常客是社區店生存的根本,培養常客資源至關重要。社區生鮮企業需要增強全品類的基地垂直采購能力,減少因供應環節過多產生的附加成本,從而爭取到更多利潤空間,形成價格優勢反饋給消費者,更好的應對競爭對手。
時尚貨架專注超市貨架生產17年,經驗資深值得信賴。想了解更多零售資訊,欣賞超市設計案例,或想購買超市貨架及超市收銀臺,歡迎登錄時尚貨架官網www.095573.com咨詢。
打開微信,搜索公眾號“時尚店鋪服務”即可關注我們,每周為您推送更多零售資訊和開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