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劑魚精蛋白臨床手術用藥,因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的改革完善,讓心臟病患者“生命的等待”不再漫長;一張新農合出院藥費結算單,隨著跨省異地就醫聯網推進,減去患者“墊資”之負……建成覆蓋95%人口的基本醫療保障網、居民縣域內就診率已達85%、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擴至200個城市……我國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創出歷史速度,走出構建健康中國關鍵一步。
化痛為通強化基層服務
居住在上海的蔣繼文今年94歲高齡,患有心率失常、房顫等慢性病。過去,子女帶著老人在大醫院各個科室跑來跑去,不僅花錢多,對老人也是很大折騰。
從2015年啟動簽約,到2017年形成患者自愿選擇一名家庭醫生、一家區級醫院和一家市級醫院簽約的“1+1+1”服務模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治醫師劉瑋成了蔣老一家的家庭醫生。
“有了劉醫生做家庭醫生,高血壓、心臟病等癥狀可以隨時咨詢他。還能‘延伸處方’,不用再去大醫院掛號就能在社區拿兩周用量的藥,心里真是踏實!”蔣老的女兒說。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已走進上海21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全國,這一簽約比例達到22%,在患大病慢病等重點人群中已達38.8%。
這一數據的背后,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構建合理醫療服務體系的科學預判。從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到2017年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鼓勵構建醫療聯合體,醫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路徑日漸清晰。
5年來,從“北上廣”大醫院的人滿為患,到“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基層”的合理就醫秩序逐漸形成;從應對每年近80億的全國診療人次,到80%的城市和50%的縣開展了分級診療試點,我國在破解醫改這個世界性難題上,探索出了中國式解決辦法。
“醫療衛生體制不能再是單打獨斗,而要形成以功能定位為核心、相互配合的一體化服務體系。”國家衛計委體改司司長梁萬年說。
保障“托底”補足“短板”
甘肅定西市渭源縣上灣鄉周家窯村,54歲的村民趙華患有主動脈根部瘤、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和冠心病。家里靠種大豆、藥材,正常年景收入每年也就兩萬塊錢。幾年看病下來,花光了家底。
2017年,甘肅省實施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規定對50種農村重大疾病實行單病種付費。“是好政策幫我撿回了條命。”享受到這一政策好處的趙華說。
從小小山村到全國城鎮,一個全球最大的醫療保障網逐漸織就: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超過13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推進實施,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全面建立。2012年至今,大病保險已累計賠付資金超過3000億元;2016年健康扶貧工程啟動,已有8省區9.2萬名大病患者得到集中救治。
5年來,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穩步推進。據人社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30個省份1563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跨省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正成為現實。
績效凸顯共享“紅利”
事實證明,新醫改用較少的投入取得了較高的健康績效。
世界銀行和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中國在實現全民健康覆蓋方面迅速邁進,改革成就舉世矚目。
成就得益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上“下功夫”。現在,我國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提高至45元,實施12大類45項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覆蓋居民生命全過程。
成就來自于強有力的財政保障。2016年,全國財政醫療衛生累計支出13154億元,比2015年同期增長10%。
成就根植于高質量醫療衛生人才“再造血”。國家衛計委副主任馬曉偉說,2015年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增加到2.22人,注冊護士數增加到2.37人。為應對“全面兩孩”落地帶來的生育高峰,今后5年我國力爭增加產科醫生和助產士14萬名。
【時尚貨架】作為專注于品牌店鋪服務的陳列道具供應商,在廣東佛山設有專業的貨架生產基地。主要產品有便利店貨架、藥店貨架、超市貨架、母嬰店貨架等,各式各樣供您選擇。我們還提供包括空間設計、道具設計、道具制作、道具測量、物流配送、安裝售后等在內的全方位優質服務。歡迎登錄時尚貨架官網www.095573.com咨詢、訂購。